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三、唯有那些被光照的人理解圣言
WH7.人类的理性官能若不被主光照,就无法理解神性事物,甚至无法理解属灵事物(2196, 2203, 2209, 2654节)。因此,唯有那些被光照的人才能明白圣言(10323节)。主使那些被光照的人能理解真理,还能辨别那些看似相互矛盾的事物(9382, 10659节)。字义上的圣言就看似不一致,有些地方甚至自相矛盾(9025节)。因此,圣言可被那些没有被光照的人任意解读和应用,以证实任何观点或异端邪说,并捍卫任何世俗和肉体的爱(4783, 10330, 10400节)。从圣言获得光照的,是那些出于对真理和良善的爱而阅读它的人,而不是那些出于对名利地位的爱,因而出于对自我的爱而阅读它的人(9382, 10548—10550节)。那些过着良善的生活,并由此处于对真理的情感之人被光照(8694节)。那些内在被打开,因而其内在人能被提升到天堂之光的人被光照(10400, 10402, 10691, 10694节)。光照是对心智内层的一种实实在在的提升,也是进入天堂之光的一种提升(10330节)。对那些视圣言为神圣的人来说,来自内在,也就是经由内在来自主的神圣会流入进来,尽管他们自己对此一无所知(6789节)。那些由主引导的人被光照,并看见圣言中的真理,而那些由自己引导的人则不然(10638节)。受主引导的,是那些因真理而热爱真理的人,以及那些喜欢照神性真理生活的人(10578, 10645, 10829节)。对人来说,圣言照着他所过的爱与信的生活而活过来(1776节)。那些源于人自己的聪明的事物本身没有生命,因为没有任何良善来自人的自我(8941,8944节)。那些坚定确认虚假教义的人无法被光照(10640节)。
被光照的,正是人的理解力(6608,9300节)。理解力是真理的接受者(6222, 6608, 10659)。对教会的每个教义来说,我们对它的理解程度取决于我们以自己的理解力和由此而来的思维对它所获得的观念的性质(3310, 3825节)。只要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他的观念就是属世的,因为那时他在属世层面进行思考;然而,对那些为了真理的缘故而处于对真理的情感的人来说,属灵的观念仍隐藏在他们里面,死后人就进入这些观念中(3310, 5510, 6201, 10236, 10240, 10551节)。我们若无法以自己的理解力和由此而来的思维获得对任何主题的观念,就无法明白这个主题(3825节)。对信仰问题的观念在来世被揭开,那里的天使会看到这些观念是什么样;然后人照着它们而与其他人结合,只要这些观念植是从爱和情感发出的(1869, 3310, 5510, 6200, 8885节)。因此,唯有理性的人才能理解圣言,因为相信某个事物,却对事物本身没有任何概念,也没有理性的洞察,只不是把我们所不明白或喜欢的某句话存在记忆中,这其实是不相信(2533节)。被光照的,正是圣言的字义(3436, 9824, 9905, 10548节)。
2568.本章前面已经说明,如果请教理性,那么教义将被毁掉,变得无效(2516, 2538节);没有请教过理性(2519, 2531节)。然而,此处又说,信之教义富有理性和属世的良善和真理。乍一看,这些话似乎不一致,自相矛盾,但其实并不矛盾。前面说了主是何情形,现在需要说一说人是何情形。
对人来说,从理性概念的角度来看待信之教义是一回事,从信之教义的角度来看待理性概念完全是另一回事。从理性概念的角度来看待信之教义就是不相信圣言或取自圣言的教义,除非理性概念说服他相信,事情就是如此;而从信之教义的角度来看待理性概念就是先相信圣言或取自圣言的教义,然后用理性概念来确认它所说的。第一种方法是次序的颠倒,导致什么都不信;而第二种方法是真正的次序,通向更大的信仰。第一种由亚比米勒因那女人的缘故要死来表示;意思是,如果请教理性,那么信之教义将被毁掉,变得无效(2516, 2538节)。而第二种由亚比米勒赐下羊群和牛群、男仆和女仆来表示;意思是,信之教义富有理性和属世的良善和真理。
圣言的内义大量论述了这些事,尤其论及亚述和埃及的地方;原因在于,当从理性概念的角度来看待信之教义时,也就是说,当一个人不相信,除非理性概念说服他相信,事情就是如此时,在这种情况下,信之教义不仅被毁掉,变得无效,连它所教导的一切也都被否定;而当从信之教义的角度来看待理性概念时,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先相信圣言,然后用理性概念来确认它时,在这种情况下,教义就活过来了,并且它所教导的一切都被肯定。
因此,有两种态度:第一种通向彻底的愚蠢和疯狂,第二种通向完美的聪明和智慧。第一种态度就是否定一切,或从心里说,我不能相信它们,除非我能理解或用感官感觉到的东西说服我。这是通向彻底愚蠢和疯狂的态度,可称作否定态度。而第二种态度就是肯定构成取自圣言的教义的事物,或在自己里面思考并相信它们是真的,因为它们是主说的。这是通向完美的聪明和智慧的态度,可称作肯定态度。
那些基于否定态度思考的人越请教理性概念,越请教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越请教哲学概念,就越一头扎进黑暗,直到最终否定一切。其中一个原因是,没有人能基于更低的事物来理解更高的事物,或说基于在下之物来理解在上之物。换句话说,没有人能从理性概念、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和哲学概念来理解属灵和属天的事物或概念,更不用说神性事物或概念了,因为它们超越一切理解。另一个原因是,在这种情况下,否定态度会把一切都包裹在怀疑中,或说一切都是从一种否定态度被看待的。相反,那些基于肯定态度思考的人则利用他们所能利用的任何理性概念、任何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甚至任何哲学概念来确认他们的立场,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一切都具有确认性,能使他们对这个问题有更全面的观念。
此外,有些人在否定之前怀疑,有些人则在肯定之前怀疑。在否定之前怀疑的,是那些倾向于邪恶生活的人;当这种生活把他们卷走时,他们越思想这类主题,就越否定它们。而肯定之前怀疑的,是那些倾向于良善生活的人。当他们允许主把他们弯向这种生活时,他们越思想这类主题,就越肯定它们。由于下面的章节会进一步论述这个主题,所以蒙主的神性怜悯,让我在那里更全面地说明它(参看2588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